今年将举办50多场演唱会 鸟巢放歌引爆双奥场馆新热潮
775 2025-07-11 03:02
如上图所示,分众公司通过输入客户产物相关的信息,模型就能输出符合分众⼴告⻛格的⼴告语。
⼴告⽂案对于基础模型的要求极⾼, 需要基础模型已经学习过⼴告相关的的内容, 并且⼴告⽂案本⾝对于语⾔的运⽤更加严谨、复杂,对于模型的基础能⼒有更⾼的要求。通过测试对比,微调后的GLM模型生成的广告,相比较于GPT-4,更加简练、准确,风格和语言运用更贴近分众的风格。
智能汽车是很多大模型落地时瞄准的一大领域,因为现在的车控场景追求越来越智能化,能精准地与客户完成交互、提升客户体验成为一大卖点,而大模型的能力刚好可以升级这块。
智己汽车是上汽集团旗舰品牌,是阿里巴巴智慧赋能,专注打造的高端纯电智能车,智己汽车聚焦「智能化」。基于智谱的GLM系列基座模型和智己提供的座舱内的预料信息,智己汽车微调得到“IM生成式大模型”,深入挖掘海量座舱交互体验信息并构建最新模型智能体能力框架进行整体升级换代,与端侧大模型协同配合,将综合复杂场景进行云上分流,实现更丰富的多模态AIGC智能化场景。
传统⻋机系统对于语⾳指令理解率受限,⽤⼾需要明确指令才能执⾏操作,当⽤⼾有更加自由的说法时,车机无法理解客户的真实意图,智谱GLM系列⼤模型通过AI工艺使⽤更少的语料⽀持座舱更多的意图,赋予座舱更准确、更流畅的语⾳识别功能,以及更丰富的知识储备和语义理解能⼒。
金融领域也是AI 落地的必争之地。华泰证券基于智谱的GLM系列⼤模型,叠加了40-50G⾦融专业书籍、资讯、百科、法规、上市公司公告等⾦融专业信息进⾏增量训练,以及投研、客服场景上万条⾼质量指令集进⾏指令微调,形成华泰⾦融⼤模型1.0,落地到智能客服场景,相较于通⽤⼤模型效果提升10~20%。表现出明显的金融领域优势。
华泰证券之前传统的运营模式,是基于传统知识库机器⼈和模板引擎等能⼒,已经初步构建多场景的客服支持体系。但仍存在产物形态孤⽴、意图识别泛化性不⾜、缺乏多轮会话理解能⼒等问题,导致客⼾使⽤体验不佳,未充分形成⼀站式财富运营助⼿形式的支持能⼒。
添加了基于智谱GLM系列模型微调后的华泰⾦融⼤模型1.0能力后,华泰证券新一代的财富运营助手“涨乐财富通APP”终端⽤⼾的体验感变好,解决了传统工艺无法对意图进行精准识别、无法与客户之间进行多轮交互的问题,拥有了加强和客户的交互体验和一站式支持的能力。
华泰证券测试对比发现,智谱的模型对于多轮多意图的语义理解能⼒,以及⽂档精准有效的总结,在国内外模型能⼒中领先。
除了数字营销、智能汽车、金融,智谱还在互联网、传统制造业等多个领域,跟金山办公、蒙牛等多家公司通过模型私有化、API调用完成GLM系列模型的商用落地。
根据客户的反馈,这些B端客户愿意选择智谱的模型主要是因为模型效果好,保障,GLM系列模型表现领先其他模型,导致生成结果效率高、准确率高,带来客户增长、效率提升。
有人曾告诉AI科技评论,智谱极大可能会成为中国大模型第一股,因为智谱在三方面领先其他公司:一是商业化快,二是算力多,三是生态在不断完善。
对于今天的成绩,CEO 张鹏认为,智谱最大的特色是从核心工艺出发到整个商业化落地过程都有自己的想法,坚持自主可控的核心工艺,以生态为主来做商业化落地。
但大模型赛道没人能够松懈,即便强如智谱,今天大模型工艺进步的陡峭曲线还没有放缓的迹象——大模型与上一代的AI工艺不一样,比如视觉 AI 在人脸识别上,识别准确率达到 90+%、超越人眼就已经是一项里程碑的工艺,但大模型是活的,这项工艺的能力还在不断扩张,如 2024 年刚开始,Sora 便惊艳四座,未来 OpenAI 还有多少“王炸”,大家都在等。最终大模型的能力能达到什么水平、谁都不知道。
在张鹏看来,智谱商业化最大的拦路虎还是在工艺。如果智谱真已经做到了 GPT-4 或者 GPT-5 的水平,很多商业化上的问题,如效果不好、价格高昂,甚至连商业模型都不用再考虑,只提供 API 就行。
工艺的突破意味着算力之争,粗暴点说,谁的卡多,谁能训练出“中国的GPT-4”“中国的Sora”的机会更大。
张鹏预测,2024 年智谱所面临的挑战是非常艰巨的。一方面,2024 年 OpenAI 在超级认知、超级对齐上的工艺会实现新的突破,这要求智谱不断迭代工艺,跟进世界领先脚步;另一方面,2024 年大模型会迎来商业化落地潮,智谱的商业化竞争压力也会加大。
大模型商业化之路方兴未艾。
雷峰网原创文章,未经授权禁止转载。详情见转载须知。